真相之章: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· 3
[日]东野奎吾2018年07月29日Ctrl+D 收藏本站
你想问我为何会注意到这张光盘?我彻查了你和日高的过去,发现了一张照片的事。那张照片的拍摄内容如果和我想象的一样,那么,至今为止原本被忽略的事物突然都有了意义,它们全有脉络可循。
我开始寻找那张照片。不,事实上,那张照片已经被某人处理掉了。但在这之前,它曾到过日高手里。我想,日高肯定会用某种形式将其复制,于是,我发现了这张光盘。
我们别再卖关子了,那张照片拍的是藤尾正哉强暴初中女生的画面。
这张光盘里储存的画面,鲜活地重现了当时的情景。
我本想把它打印出来,带来给你看,但我临时打消了念头。这样做毫无意义,只会唤醒你的痛苦。
🌹 鲲+弩-小+说+ ww w +k u n n u - C o m +
你应该已经知道我在那张照片里看到了什么,和我之前想象的一样,没错,按住那个女生、协助藤尾正哉施暴的人就是你!
关于你的初中时代,我稍作了一番调查。很多人讲了很多事情,其中也包括校园暴力。
有人说,野野口曾被欺负;也有人说,不,不是这样,那家伙被欺负的时间很短,后来他反而加入欺负人的行列。其实,这两种说法都是一样的,你从头到尾都被人欺负,只是欺负的形式不同罢了。
野野口老师你总算肯开口了?你教书的时候也曾经历过这种事情,真可谓切身之痛啊。我也是。校园暴力事件绝不可能销声匿迹,只要当事人都还在学校,就会一直持续下去。当老师说“已经没有这类事件”的时候,只不过是他个人的幻想。
不难想象,那起强暴案成为你心中难以治愈的伤痛。你恐怕不是因为喜欢才做那种事情的。你心里很清楚,只要违逆藤尾正哉,你又要重新过受尽凌辱的悲惨日子。因为害怕这点,纵使百般不愿,你还是让自己的手沾上这么肮脏的事。一想到当时加在你身上的罪恶感和自我厌恶,就连我这个局外人都觉得心痛。仔细一想,你当时承受的最大暴力,就是被迫成为那场暴行的共犯。
为了换取这段令人诅咒的记录,就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——我想,难道这会构成此次的杀人动机?
可是……
你为什么突然对这个秘密紧张起来?不管是日高取得照片书写《禁猎地》之前,或是新书发表之后,都没有迹象显示他曾跟第三者提起照片的事。这样看来,你不认为这个秘密会一直保守下去吗?
请你不要到现在还想编造日高用照片威胁你的谎话。这种临时撒的谎很快就会被揭穿。不说别的,这根本不像老谋深算的你会做出来的事。
我猜这和藤尾美弥子有关,她的出现把一切都搅乱了。
因为《禁猎地》一案,她打算和日高对簿公堂,日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,也只好走这一步,于是你突然不安起来。会不会有一天,那张讨厌的照片被当成呈堂证物送进法庭?!
这是我的猜测,我想,从日高开始写那本小说以来,你就一直抱着不祥的预感,时时刻刻提心吊胆。藤尾美弥子的出现让你的恐惧达到了顶点,你终于下定杀人的决心——这是我的推测。
但光这样还无法解释所有的事情。不,事实上,以上这番推理漏掉了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那就是,你和日高邦彦到底是怎样的关系?
因为不想让不堪的过去被公开,于是杀了握有证据的人,这可以理解。只不过,这个知道秘密的人平常对自己亲切有加。难道你不认为,就算日高和藤尾美弥子的官司陷入胶着,他也会继续替你保守秘密吗?
在你的自白书里,你极力描写你们之间充满憎恨的关系。但在那些谎言被戳穿的现在,就必须舍弃这个前提。
我们仅就目前掌握的事实,来审视日高如何待你,得到的结论如下:虽然你们从初中之后就没再碰面,日高仍大方地接纳了曾在初中时期仇视他的你,恢复了你们的友谊。不只如此,他还替你介绍出版社,让你能在儿童文学界立足。而在与藤尾美弥子的多次谈判中,他一直都没有提到与《禁猎地》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你。
综合这些事实所呈现出的日高形象,与他少年时的情形非常吻合。曾经有人告诉我:“不管对谁,他总是非常亲切。”
我想,至少日高是真的把你当好朋友看待。这么一想,一切就都通了。
但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,我还花了一点时间。怎么说呢?这和我先入为主认定的日高实在相差太多。事实上,在调查日高少年时代的过程中,这个观念一直牵绊着我。于是我想,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?是因为我读了你伪造的自白书?不,在更早的时候,我就对日高抱有某种成见。这个看法从何而来呢?终于,我想到一件事情。
我想起你一开始写的案发当天的记录。
那份记录里,我只注意与案情直接相关的部分。事实上,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,暗藏着一条意味深远的线索。
看你的脸色,你应该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了。嗯,是的,我讲的是杀猫那件事。那只猫是你杀的吧?
我找到了农药。你屋外的阳台摆了两盆植物,里面的土验出农药的成分。你做完毒丸子之后,不知该怎么处理剩下的东西,就把它和那些土混在一起,是吧?
找到的农药和从猫尸上验出的农药属于同一种。嗯,尸体还没有全部化掉,饲主把它装进箱子,埋在院子里。
邻居的猫很讨厌,你曾听日高提起这件事吧?或是你读过那篇名为“忍耐的极限”的短文?你们俩的感情那么好,应该是直接听他讲的。
你做好了毒丸子,趁日高夫妇不在家的时候,偷偷放到他们家的院子,猫于是被毒死了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理由只有一个,就是我从刚才起一直讲的,为了刻画日高的形象。
因为这次事件,我对文学界多少有了些了解。我记得在评论作品的时候,经常会用到“性格描写”这个词。当作者想让读者了解某个人物的时候,直接说明陈述的效果,远不如配上适当的动作和台词,让读者自己去建构人物的形象。这就是“性格描写”吧。
你在虚构那篇手记时就已经想到,必须从一开始就让日高的残酷形象植根于读者——也就是警方心里,而你设想好的情节就是毒猫事件。
案发当日,你在日高家的庭院遇到猫的饲主新见太太,应该算是意外。但这对你而言求之不得。以这番偶遇作为手记的开头,日高杀猫的事就更具真实性了。
说来惭愧,我完全被你的把戏误导了。我逮捕了你,明明知道你最先写的手记不可信,却没料到连杀猫的那段也是假的,一直没有把自己对日高的印象矫正过来。
我只能说,你真是太了不起了。我觉得这是你在此案布下的所有陷阱里最高明的一个。
当我发觉这个杀猫陷阱时,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或许,你制造这个陷阱的目的也就是你此次犯案的目的。
你的最终目的是贬低日高的人格。这样一想,这起案件总算真相大白了。
我刚刚陈述你的犯罪动机时,说到你是为了隐瞒初中时代的可憎过去,才杀了日高。对此你没有否认,我也一直认为是这样。
但我认为,这只不过是让你决定杀人的导火线。
我试着想象,从你对日高起了杀意,一直到你实现计划为止,其间的心路历程有着怎样的转折。基于上述理由,你必须制造一个杀害日高的适当动机。然而,你必须想出一个当案情被公布时,世人同情的目光会集中到自己身上,反倒是被害人日高受人唾弃的动机。
出于这种考虑,你捏造了与日高初美的不伦关系,并进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。如果顺利,你甚至能够得到日高问世作品之真正作者的美誉。
正因为怀着这一目的,你才会复制大量手抄稿,弄得自己的手指都长了茧,甚至不惜在寒夜里费那么大功夫去拍一卷假录像带。你得花几个月,才能准备得这样周全?如果光为了隐瞒过去,弄个比较易懂的动机不就好了?
你费尽心思想出计划,就为了破坏日高辛苦构筑的一切。而杀人这件事,只是这个计划的一小部分。
就算被捕也不怕,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,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。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?
说老实话,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。野野口先生,你也是这样吧?或许连你自己都说不清。
我想起十年前亲身经历的某件事。你还记得吗,我们班的小孩在毕业典礼之后,用刀刺伤了一直以来欺负他的同学。当时,那个欺负人的主谋曾说了这么一句经典台词:“我就是看他不爽。”
野野口先生,你的心境怕是应该也跟当时的他一样。在你心里深藏着对日高的恶意,这仇恨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,而它正是造成这次事件的缘由。
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?我非常仔细地调查你们二人的过去,然而发现没有任何理由足以让你怨恨日高。他是个非常好的少年,又是你的恩人。你和藤尾正哉曾经联手欺负他,他却反过来救了你。
但我知道这样的恩德反而招致了怨恨。因为在他面前,你不可能没有自卑感。
然后你长大成人了,又不得不陷进忌妒日高的泥淖。这世上你最不想输给他的人,竟然率先一步成为作家。我试着想象你获知他夺得新人奖时的心境,不禁全身汗毛都竖立起来。
即使如此,你还是去拜访了日高,因为你一心想成为作家。你相信和日高保持联系将助你早日实现梦想,于是,你暂时镇封住心底隐藏的恶意。
然而,你的人生是那么坎坷。是运气不好,还是才能不够?我不得而知。总之你不但没能成功,还得了癌症。
我相信你心里的封印是在意识到死亡的那一刻解开的,你无法忍受就这么抱着对日高的恶意离开人世,而引燃这股恶意的,是日高握有你过去的秘密这一事实。
以上是我所想的事实真相,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?
既然你沉默不语,我可以将它解释成默认吗?
好像说得太久了,连我的口也干了。
啊,对了,我再补充一点。
从你和你母亲过去的言行,我感到你们好像对日高以及当时的邻居存有某种偏见。
但我敢说,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,它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。
青少年时期,你之所以讨厌日高,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,我想这有必要澄清一下。
最后,我衷心祝你手术成功。不管怎样,我都希望你能够活下来。
因为法庭正等着你。
(全文完)
共 38 条评论
评论被关闭了!
精彩
就一个普通人而言,名声有那么重要吗
对有名作家来说名声很重要
同入深渊
令他害怕的,并非暴力本身,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。他从来没有想象过,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。
生活中,我们把身边人作为一种参照物,感恩,嫉妒往往都在一年之间,调整心态才是重中之重。
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结局,看完后心情复杂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只想说幸好自己没有遇到文中那样凶残的校园暴力,当自己被人欺负是总有人会出手相助,庆幸自己平平安安地活到现在【笑哭。。。】刚开始看的时候,我真以为日高是一个坏人、一个暴力分子,所以对于他的死无动于衷甚至觉得很活该,但知道真相后,内心真的感到愤怒与不知你,为何这世上总是正直的善良的人受伤害,难道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坦诚友好地相处吗,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对他人充满深深的恶意,再想到最近新闻上的有些人对白衣天使痛下杀手,真的感到恐怖气愤,有时候真希望那些作恶的人能够去死。。。去他的祸害一千年吧!
很赞,就是看你不爽。。。。其实这也归根于等级阶层的歧视。不完美的童年,就像影子一样跟你一生,这也启示着改进对我们中国教育。不能如此。。。从娃娃抓起!总体来说,感触很大。
无限反转太赞 这就是东野圭吾的魅力吧
不得不说刚开始我真的相信了那个野野口说的话,被他成功带偏了,觉得日高才是坏人。也不得不说那个警察太厉害了,最后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真的太厉害了,着实佩服
情节反转大呼过瘾,不过这么精致的故事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,很多地方需要非常的巧合才可以构成这个故事,比如说让人怀疑日高让野野口代笔的部分,包括日高写作能力的突然提升(杂志编辑的话)以及萤火虫这部作品的情节(情妇杀夫)以及初美车祸去世事件,另外需要野野口需要在适时的时机做出表现来引出警察的疑问,比如关于初美的死,关于录像带的存放,野野口对日高现任妻子(忘叫啥了,哈哈)在某些时候说的话,改写文稿,这些事情都需要很高的执行力,而野野口需要全部完成。
虽说无巧不成书,但是这么多的巧合放在一起难免有些不真实之感,当然,上述言论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,哈哈哈,本书的这种叙述方式和情节反转都是我之前不曾看过的(读的书少),在阅读过程中完全被作者所描述的情景带动,以后会买本实体书收藏。
另外,最后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,关于日高和野野口的同学回忆那部分,无论野野口犯罪计划做的多么严密,表演的多么完美,都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。在旁人所述的过程中逐渐还原了真实的他,可见越精致的谎言漏洞就越多,越经不起推敲,没有完美的犯罪。
除非你一辈子都在演戏,否则就不可能骗过所有人,如果你能一辈子都在演戏,那就是真实的你了吧,演不演戏也无所谓了,所以别骗人,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,做一个坦荡的人,是多么幸福的事。
可怕的人性,引以为戒,觉得不要被这种情绪所支配
野野口很不幸,他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让这颗恶意的种子发芽结果,最终酿成悲剧。事实上,这种恶意太常见了,在现实生活中,几乎可以说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,有大有小。嫉妒比自己有钱的,好看的,家庭幸福的,事业红火的,等等等等。但,人非圣贤,七情六欲是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将伴随一辈子的东西(除非去出家,但现在这社会,当和尚也不纯粹了),我相信,世人大多更愿意将善意表达出来,藏在内心的恶意偶尔会冒出个头,一旦这种想法产生了,想起这篇文,也不算辜负了东野圭吾精彩推理以外的用心。
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,我觉得野野口为了编造这个作案动机也太大费周章了吧?所以实际上日高的作品其实都是他自己写的啊?
其实这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。一年内赶工出的笔记没有泛黄,变旧。无论如何跟7年前的纸张,字迹是不一样的。怎么可能躲过这么敏锐的警察?
野野口就是用泛黄的纸抄的
情节真尼玛大回环,绕了个风车圈,作者很牛逼! 这篇是我看的目前东野圭吾最喜欢的一部!嗯嗯,很不错!
不得不说这个情节真的是疯狂反转,其实我小时侯也被欺负过,然后我找了几个高年级的给他打了一顿。
我去……一波三折,精彩绝伦啊。从最开始的杀猫事件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日高是一个冷酷的人,到后来野野口编造的故事,甚至我看到日高妻子说“受害人只有日高”时我还嗤笑了一下,没想到这竟然是场戏而已……看来,我还是没有彻底贯彻“未知全貌,不予置评”啊……
很感慨,虚构又仿佛很真实,如果说白夜行的由爱引发的一切未免略带悲情和浪漫色彩,那这个更不如说让人害怕却又十分震撼。
不免引发对显示的思考 ,一波三折的剧情,让人脊背发凉!
看到最后完全无法想象,恶意可以从那么小的野野口心里种下种子。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恶魔,一个天使,你愿意打开哪个瓶子,你就向世人展示你的哪一面。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的善意?
野野口的母亲,也很无语。
感慨太多,只有《红与黑》里的话挺符合—真实,这残酷的真实。
校园暴力的可怕,现在其实仍存在,只是看他不爽这个借口,可能残害心灵,可能残害生命
间隔几天终于看完,这精彩的大反转,当警察一直不放弃,且脑海里有个念头,我一直没猜到到底是什么,通过小时候的身边人描述的最真实的人来还原这些人的真实,这个太棒了,准备进入下一部东野圭吾
你的优秀,在有恶意的人眼里,就是原罪
挺精彩了,看了两天,,,,,,,,
还是得买书看,这网页好多精彩的语段都没有。
很可悲,我没有别人值得嫉妒的东西
那为什么野野口要在他任职的那所初中去夸赞传播日高的作品呢?那个时候他应该还没有杀害日高的想法吧
母亲无法接受生活环境的落差,还有对穷人的看不起和仇视无形中延续给了野野口,这是一颗种子,当日高成名之后,这颗仇恨嫉妒的种子就开始发芽,当杀人没有偿命的代价,因为他本来就快死了,这种恶意终于爆发。就像事物的两级总是想把对方也拉过来,善良的人想拯救感化可怜的恶人,而恶人感觉善良的人虚伪,想撕开虚伪或者也把他们拉入自己呆的泥潭,一起感受在仇恨和黑暗中的痛苦
这篇小说有很大的漏洞,你们没发现吗?